美國移民博物館開新展

2015/05/27 11:25:11   2491   用手機打開   作者:世貿通移民   在線咨詢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而2013年中國卻成爲美國較大的移民來源國,這其中的故事著實讓人驚歎。”紐約自由女神像及愛麗絲島基金會主席史蒂芬·布瑞甘提12日在美國國家移民博物館新展前如是表示。

國家移民博物館座落于紐約曼哈頓附近的愛麗絲島。該島曾設有移民檢查站,約1700萬移民通過該島進入美國,據說現在40%的美國人都可以從這個移民博物館追溯其祖先。

據介紹,這次新展覽“移民新時期的旅程”,主要聚焦于1954年至今的美國移民情況,反映二戰後科技迅速進步對移民的影響,以及現代移民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等,將于5月20日正式對公衆開放。

在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布瑞甘提說,2013年約有13萬中國人移民美國,中國已成爲美國較大的移民來源國。其次是印度和墨西哥,菲律賓、韓國和日本也排在前十名。無論這些中國人爲何來到美國,他們已成爲這個國家的一部分。

記者注意到,在展覽中有一塊“回到中國”的展板,講述部分中國移民最終選擇回國與家人團聚、繼續求學或尋找更好的經濟發展機會。

“上世紀40年代以前,中國移民選擇回去主要是因爲種族歧視,或是因爲家人無法來美。1965年移民法案松動,允許中國家庭得以在美國團聚。此後十年間,大部分華裔移民來自于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移民增多。目前中國人已成爲美國較大的移民群體。”

據介紹,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較低的生活成本,不僅使來美的中國人回國,也吸引了華裔美國人和其它族裔的美國人到中國發展。不過由于種族歧視,部分華裔仍會在美遇到職業“天花板”,不得不回中國發展。在台灣,這就被稱爲“人才回流”。

當然,在全球一體化時代,還有一部分華裔家庭已成爲跨國社會經濟網的組成部分,他們說著流利的中英語,同時在中美求學、工作,在兩個國家都適應良好。

華裔知名導演李安也在該展覽中留下了影像講述自己的移民故事。“當我剛到美國求學時,我簡直像到了一個電影場景中……後來我也拍了反映美國文化、中國文化的電影。”李安說,他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長大,又受到美國文化的熏陶,這兩者共同組成了他的性格特征。

除了影像等技術,該展覽還設計了一個特別的互動環節,參觀者手持把手順著一個曲線移動,就可以看到1850年、1900年和2000年這三個時期從廣州到舊金山分別需要花45天、20天和16個小時。

1 2
分享:
更多美國移民信息
移民美國
移民評估 資料索取 官方微信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