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英國移民關注移民生活:世界上最貴的荒地在哪裏?答案是斜貫倫敦的豪宅帶:自溫布爾頓始、過西南部的理士滿,到漢普斯頓再到東北部的海格特區。尤其是梅菲爾、貝爾格萊維亞、騎士橋以及肯辛頓等上流社會專屬區域,是這個國家財富最集中的地方,平均房價均在百萬英鎊以上。
但也在這條金光熠熠的豪宅帶上,700多棟總價值超過30億英鎊的豪宅空置至腐朽,已成荒地。
這裏說的腐朽的意思是,有一些房屋損壞嚴重,以至于野生動物專家發現這些屋子已經成了珍稀品種蝙蝠和貓頭鷹的自然棲息地,從而出具結論說不應再對屋子作任何改動或者維修。
這不是開玩笑。走在倫敦高檔住宅區,豪宅恢弘的維多利亞式古典立面或許會最先引人遐思,但再走近一點,就能看到衰敗的枯枝幾乎覆蓋了不少宅院。
使館聚集的上格羅夫納大街上,許多豪宅通往地下室的石階都被淹沒在雜物垃圾中。倫敦偶爾霧氣正盛時,遠望這些永不亮燈的華宅如鬼屋憧憧。其中最聲名狼藉的“鬼屋”聚集地則是主教大街,這是北倫敦最著名的“億萬富翁大道”。
坐落此地的大宅動辄億萬英鎊,其中至少有15座總價值爲3.5億英鎊的大宅常年空置,有一些還是在上個世紀一些沙特王族在此地購買。
就在這些世界最知名的街道上,20年來幾百棟這樣的豪宅幾乎已經腐爛枯朽,但這些荒蕪的地面上資産價值還在繼續狂飙突進。
近年來,中國新貴們也加入了倫敦置業大軍。
“2012年,我們監測到倫敦核心區的新屋銷售量全年大約1萬套,這其中80%來自外籍買家。”仲量聯行北京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瑩對媒體稱。而仲量聯行國際住宅部總監張宏進一步解釋,“在整個英國,40%房産由境外人士購買,這其中包括來自中東、俄羅斯和亞洲的買家。從2013年開始,中國購買者的比例從5%,激增至27%。
另一方面,倫敦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惡劣的住房短缺危機,超過80萬人還在等待住房問題的解決。
爲了解決住房短缺問題,倫敦政府此前已經提出了幫助首次購房者獲得住房貸款的方案“購房援助計劃”(Help to Buy),決定動用多達1300億英鎊的財政資金(國內生産總值的8%)爲購房抵押貸款提供擔保。
雖然這個方案被嘲諷爲“一個名義上奉行財政緊縮的政府,結果更像是對建築業的補貼,而非解決住房緊缺。”但住房問題的緊迫性可見一斑。
在此背景下,住房緊缺和豪宅荒廢之間太過赤裸的對比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抗議。
曾爲威斯特敏斯特市議會工作的倫敦“空置房偵探”帕爾默(Paul Palmer)稱,倫敦空置豪宅的現象正在持續,他估計所有這些空置豪宅加起來的總價值會超過32億英鎊,可以用來建造超過1萬間經濟適用公寓。
這樣的結果已經震驚了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他稱如此之多的空房沒有意義,並且呼籲議會征收懲罰型稅,以懲戒這些長期空置的屋主。
“空置房屋委員會”的負責人愛爾蘭德(David Ireland)也稱,面臨矛盾激烈的住房短缺問題的同時,倫敦空置房數目不斷增長,這與全國空置房率下降的大趨勢正好相反。
根據最近的政府數據,全倫敦有7.24萬間空房,其中有2.42萬間空房被歸類爲長時間空置。
約翰遜呼籲倫敦各區、鎮能仿照倫敦北部的卡姆登區地方議會,向連續兩年空置的屋主征收150%的市政稅(地方政府用于公共市政服務,根據房屋大小及價值征收)。他甚至認爲150%的稅收倍數還不足夠,需要繼續加碼來促使這些屋主將房子出租或者幹脆自住。
在卡姆頓區政府對空置房征稅後,該區空房開始出現減少的勢頭。倫敦外包括利茲、曼徹斯特、利物浦等大城市也都開始對空置兩年的房屋征收更多的市政稅。有調查稱,如果英國地方政府對全英71萬套閑置房以及25萬套二套房統統增加稅收,則可以多收取4億英鎊。
許多人都對此提議表示贊同,認爲“屋主們除了經濟責任外還需要承擔社會責任。”
理論上,倫敦市政府可以通過強制購買來回購這些房屋,但現實操作上有很大問題,比如回購後也難以負擔天價的維修成本。
更爲關鍵的是有時候你甚至都很難找出那些匿名郵箱地址背後真正的屋主是誰,因爲他們都被隱藏在層層設計的離岸公司複雜的經營結構背後,追查的結果往往指向維京群島某不明地址。
但考慮到許多豪宅的擁有者可能根本不在乎多50%的稅收成本,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從房産本身的資産增值中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除了增加稅收外,還有更爲激進的人士提出“應該限制外國購買者”,讓真正的社區居住者受益。
但這樣的限制條款在以“自由市場”爲傲的倫敦幾乎不可能,就在今年年初一項調查中,倫敦擊敗去年的冠軍紐約成爲外國房地産投資的首選城市。
這意味著這塊史上最貴荒地的價格在未來將繼續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