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風”擡頭,申請新加坡綠色標簽的商品過去半年激增近三成,就連在越南、中國、印度尼西亞等地制造的商品也“專程”前來本地申請認證,爲商品“鍍金”後再轉賣發達國家。
目前已獲新加坡環境理事會(SEC)認證、取得新加坡綠色標簽(Singapore Green Label)的商品多達1665件。但根據早前報道,僅在7個月前,獲此標簽的商品只有1300件,7個月內已增添365件。
國外商品占兩三成其中,來自國外的商品占約兩三成,較一年前高出近兩倍。這些來自鄰近國家的商品,甚至不在新加坡出售。
新加坡環境理事會執行理事長邵在禮受訪時解釋說:“去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因各國間的異議被炒得沸沸揚揚,一定程度上讓消費者注意到環保問題。此外,越來越多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商家,只進口獲可靠綠色認證的商品。因此,向來名聲良好且獲國際認可的新加坡認證標簽很自然地成了各國制造商爭取的對象。”
爲滿足市場所需,新加坡環境理事會計劃于接下來一年,加強標簽的完整性,從簡單地綠色標簽圖樣,提升爲詳細的“成績卡”,細數産品在各生産環節有多環保。 理事會也將在明年第三季前,擴展綠色標簽計劃,由目前涵蓋的45類商品,增加至66種,將家電家具等也涵蓋在內。邵在禮說:“冷氣、冰箱等家電已被規定貼上省電標簽,但你只能根據標簽上打幾個勾做基本比較。但新的標簽卻能確切告訴你該家電從制作到運輸,究竟耗費了多少能源,釋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如果政府未來真的征收碳稅(carbon tax),這樣的標簽將可派上用場。” 隨著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邵在禮相信綠色標簽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不過,要對每一商品做出如此詳盡的分析,自然需出動大批人力詳細檢驗商品甚至派人到工廠勘察。新加坡環境理事會因此將增聘人手並尋求與國內外機構合作。 理事會也計劃于半年內推出更多監察措施,預防標簽被不法商家冒用。去年,理事會與消費者協會合作到零售商店突擊時,就發現兩家公司生産的清潔劑冒用綠色標簽,另有8個品牌未正確展示標簽。
上一條:亞洲22城市 新加坡最“綠”
下一條:2010年廉潔度排名新加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