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買保險要注意什麽?

2015/07/28 11:25:11   2302   用手機打開   作者:世貿通移民   在線咨詢


 

多重風險不容小觑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投資模式、法律政策等方面和內地都有不同,內地人“舍近求遠”赴港買保險,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認知風險的基礎上,不能盲目跟風。

深圳市民熊先生2013年去香港時,買了一份東亞人壽的分紅型意外保險,該保險月繳1000元,繳費5年後現金價值即可與所繳保費相等,最高保額20萬元。“由于我在香港沒有銀行賬戶,爲了節省跨境轉賬的手續費,現在每個月我都要去香港交一次費,挺麻煩的。”除此之外,在港買保單,提前退保損失極大。熊先生表示,與他一同投保該險種的一位朋友,因去了北京工作,感覺繳費不便,于是選擇了退保,結果只退回1000多元,兩年繳的2萬多元保費打了水漂。

彙率的風險更是不能小觑。在香港購買保險理賠或給付時使用的都是港幣,而港幣又直接與美元挂鈎,一旦港幣相對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投資者就會出現現金縮水,遭遇投資損失。

由于香港和內地的醫療判斷標准存在差異,購買重疾險就存在理賠風險。如果産生認定差異,內地被保險人必須要到香港去協商甚至走法律程序,聘請香港律師。香港律師收費高昂,即便被保險人最後贏得官司,訴訟費用也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更有甚者,如果最終理賠糾紛難以認定,則會造成賠付困難,甚至拿不到賠付。

做足功課小心陷阱

因爲香港保單銷售紅火,購買時要小心一些陷阱。第一條就是不要相信某些機構銷售宣傳的“在內地出售的香港保險”。香港法律規定保險所有合約必須在香港本地簽約,所有保險公司對非香港居民投保均采取極爲嚴格的入境文件審查和來港見證制度。一些公司營銷人員到內地銷售、簽單,並通過僞造入境記錄讓保單生效,這樣的保單屬于“地下保單”,無效且不受法律保護。

市場快速發展帶來泥沙俱下,誤導也正在赴港買保險的內地客人中蔓延。最明顯的案件就是香港101投連險。101投連險是需要繳費25年的長期保險産品,讓部分代理人誤導成繳費3年甚至18個月就可以的一款短期繳費産品。實際情況是,繳費3年以後保單的收益根本頂不住保費。有業界人士形容其“基本就是騙錢”,所以在相關部門幹涉下已經停售。

有保險業人士建議,若想去香港投保,一要找專業負責的保險顧問仔細咨詢;二要按照香港保險公司的操作流程,弄清和內地保險公司相比,投保前後有哪些區別,如付款方式、貨幣差異、術語、理賠範圍和限制情況等,免得後悔。熊先生提醒說,香港保險合同都有中英文對照,但中文表述與內地不同,一定要看清合同,以免日後造成麻煩和損失。

熱點:
1 2
分享:
更多香港移民信息
移民香港
移民評估 資料索取 官方微信
二維碼